刚踏入摄影这个领域的朋友并非想直攻最顶尖的器材,加上荷包有限,往往都会从二手市场中选择品项还不错的镜头来使用。不过购买二手镜头时,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事情。本篇文章会提出几个检查镜头的重点,以及几个常见问题。感兴趣的不妨看一下喔!
文章中会使用 Sony 70-200mm f/4 的 G 系列镜头来分享应该怎麽挑选二手镜头。这颗镜头是在 2013.10 月上市的,推出至今已经 9 年了,非常容易找到二手品。文章中的图片源自日本 MapCamera,喜欢拍照的朋友,去日本东京一定不要错过,可能会挖到宝喔!
▲ 图1:Sony SEL70200G 二手品
对了刚好最近也想要买中古的单眼相机吗?这篇文章是分享挑选二手单眼的注意事项的,或许对你也有帮助喔!
延伸阅读:
- 二手相机要注意什麽?完整作法大公开,多做检查不吃亏
重点一:检查二手镜头外观有无明显外伤
购买二手品时,留意外观是否有外伤是非常重要,毕竟我们也从来不知道这颗镜头曾经历过什麽样的对待,绝对别省事而忽略了!
只要看到镜头有外伤,大概就可以怀疑曾经撞到过,你可以合理的猜到
- 镜头对焦故障
- 变焦或对焦环不好转
- 内部也许会入尘
若外观有一点棉絮的话,大多不是大问题,毕竟是中古品项嘛!
▲ 图2:检查镜头有无掉漆或撞伤
▲ 图3:二手镜头外观有棉絮是很正常的
镜头底部的金属接环也是需要检查的。
如果前一位用户是个专业的玩家,时常更换镜头也是常有的事情。像是下图的金属接环虽然有一点点的刮伤,但范围不算很大,不会影响功能的。
▲ 图4:镜头金属接环有刮伤
镜头底部的地方会有一些螺丝,检查螺丝有没有被转动过的迹象。至於要如何确认呢?最简单的方式请看看螺丝生锈或掉漆的位置,如果是使用螺丝起子转开过,那螺丝内部可能会滑牙或掉漆。
▲ 图5:看螺丝掉漆位置推测二手镜头有无被拆过
这个检查主要是确认镜头有没有被拆开过,拆过的镜头大概就是被送修过了。另外应该注意一下螺丝是不是很平整,否则接在机身上可是会刮花相机机身的。
▲ 图6:镜头底部螺丝无异样
长焦镜头应该都会有脚架环,用来与三脚架连接。可以看一下是否有严重的磨伤,这也是一个判断这颗镜头是否常常被拿来使用,参考参考罗!像是下图的脚架环没有磨伤太多,品项还不错。
多数长焦镜头都有脚架环,但若是二手的长焦镜头没有附怎麽办?考量到未来可能会脱手卖掉,建议还是别买比较好,品项齐全会比较有买家愿意收购。
▲ 图7:镜头的脚架环无明显磨伤
有些用户为了保持镜头的乾净状态,因此选择购买後就立刻去贴上保护贴这类的外衣,不仅可以减少指纹,甚至也有不错的防污效果。就算要撕掉也不会有残胶,小编很推荐使用。
重点二:检查镜头内部有无入尘或发霉
更换镜头时,会有个瞬间是镜头和机身是分开的。若灰尘、沙子、棉絮甚至雨水跑进去镜筒内,附着在里面会非常难清洁,因此要尽快盖上镜头盖与机身盖才是最好的。
镜头内部也可能会发霉的,像是在雨天或是海边转动镜头,水气就有可能会进入镜头内部,这时潮湿的镜头保养不好,那就会发霉了。这种状况同样会对镜头成像造成重大的影响。
▲ 图8:雨天时留意雨水流入镜头/出自Photo-ac
不过正常使用情况下,镜头还是有入尘的可能。
如果镜头严重入尘的话,那会造成成像的效果不佳,有种雾雾的感觉。至於什麽样的情况称为「严重」入尘呢?各位可以看看下面的图片,镜头上布满较大的颗粒。
▲ 图9:镜头严重入尘/出自 DPReview TV YouTube 频道
要检查镜头的前後玉是否有入尘或发霉时,可以自备一支强光的手电筒或是对着日光灯看过去,要是只有微小的灰尘是不用太担心的,为什麽这样说?如果你有买过镜头,那就会发现即便是全新的镜头,也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入尘,因此不必过於担心。
要是出现像是上图的入尘,建议赶快送给镜头清洁的专业人士处理吧!
▲ 图10:检查前玉有无灰尘
▲ 图11:检查後玉有无灰尘
大家对於入尘的接受程度并不相同,如果自己真的很在意的话,那就再找一颗二手镜头,或是直接买新的吧!
重点三:保证书、原厂配件、外盒缺一不可
不管打算要跟陌生人面交,或是去相机店买二手货,一般都会有保证书的文件,卖家应该都要主动提供,买家也要记得索取,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权益受损。
如果真的没有保证书,即使价格再便宜,小编并不建议购买!因为这个文件是最能够证明二手镜头来源的文件,强烈建议购买单据齐全的镜头。
拿到保证书後,不是这样就完事了,要确定保证书上面的编号与镜头序号是一致的。这样要是日後需要维修,或是有额外的问题才能找对店家负责,否则厂商也有可能不提供维修服务喔!
▲ 图12:一定要有保证书!/图片为示意图
二手镜头并不像相机一样有那麽多的配件,镜头的配件包含镜头盖、後玉盖、脚架环、遮光罩、皮制袋子与外盒。其中脚架环只有长焦镜头才会有,并非所有镜头都有喔!
拿到这些配件时,也要比对一下尺寸喔!尤其镜头盖和遮光罩都有专属尺寸的,拿错可就不能用了!
▲ 图13:镜头盖
▲ 图14:後玉盖
有的卖家还会顺便搭配滤镜来卖,这样做也合理,镜头卖掉了,滤镜也未必能使用。而遮光罩也挺重要的,除遮挡光线之外,还能达到保护镜头的作用。
延伸阅读:
- 5 种相机滤镜分类,一镜之别让你的专业度大幅提升
- 为何要用镜头遮光罩?花形还是圆形?用途、时机、差异介绍!
▲ 图15:脚架环 (并非所有镜头都有)
▲ 图16:遮光罩
▲ 图17:皮制袋子
▲ 图18:外盒
其实拿到越多的配件,到时候要转售卖掉时,才会有更高的价值。而且保养得当的话,镜头的保值期限是超越单眼相机很多的。
举个例子,像是文章中介绍的 SEL70200G 是在 2013.10 月上市的。现在 Sony 官方全新的镜头定价是 42,980 元,二手市场的售价普遍在 29,000 元左右。几年过去了,全新与二手镜头只有这样的差距而已,反观单眼相机就不是这样的生态了。
因此,小编强烈建议镜头应该好好收藏,平常没有使用时就放在防潮箱内,估计能让你在卖出时还有不错的价值。
重点四:实机操作测试
以上检查的项目仅镜头内、外部而已,有些镜头虽然可以接在机身上,但对焦速度或是部分功能可能与你想像得有落差。实际情况怎样,还是乖乖的将这颗镜头接在自己的相机上测试一下才会知道。
所以,要买中古镜头,记得要带上自己惯用的相机。
▲ 图19:实机操作测试/出自 Pexels
1. 测试是否正常合焦
假设你是跟店家购买二手镜头,测试镜头前先行取得对方的同意。测试镜头时,尽量找寻远近不同的景物,像是店家桌上的笔筒到展示柜上的商品。多拍个几张相片,拍完之後就放大相片,看看拍摄主体有无清晰。
2. 转动变焦环和对焦环
正常来说,转动变焦环时会有一点点阻力,但不至於非常难转动。对於二手镜头来说,变焦环应该也会越来越松。要是变焦环变紧,大概就是曾经撞过才会这样,应该避免购买比较好。镜头做每次对焦的过程时,多少都会有一些机械声,都不会很大声。如果声音不太正确,甚至有些异音,那就应该多留意一下。
3. 检查实体按钮是否可用
有些镜头外观会有许多按钮,如对焦锁定钮、自动对焦(AF)/手动对焦(MF)切换钮、对焦范围限制器功能、防手震…等等。这些按钮应该实际用用看,看看有没有效果。
以上的测试过程比较繁琐,当然真的要有兴趣再来做这步骤,否则也只是徒增店家困扰而已。这点真的要记得!!
常见问题
要去哪里买二手镜头?
各位想购买二手镜头的话,选择的范围不用只局限在国内。
像是日本的摄影事业发展的早,在地有很多 50 年以上的老店,有着大量的二手相机和镜头可以挑选,店家往往都会帮大家分类好等级,价格公开透明。
小编之前就曾经到日本买过二手镜头,过一阵子也会整理出日本各地的二手相机专卖店,绝对好逛!
在台湾的话,小编推荐大家找评价不错且长期经营的老牌实体店面,也不用担心店家会跑掉。网路上的资讯很多,而且不会很难找,大家就自行 Google 了。
二手镜头可以宅配吗?
一定要面交。
这个问题是刚接触二手器材时容易问到的,老实说小编以前也那麽想过,觉得别人都讲得很清楚了,为什麽还要面交呢?後来发现这个想法完全不对,不要轻易相信卖方的文字描述。
你可能看到前面文章要检查那麽多面向而感到麻烦,事实上面交才能避免掉麻烦。
无论店家在线上网站写到「9成新」、「少用常驻防潮箱」或是「全新未拆」…的说法,身为买家都应该要亲自去现场看看,搞不好他们只是灯光打亮看不出污渍而已,「9成新」并非只用一次…等等。实际去看看镜头的状况,才能避免文字游戏。
而且镜头是精密的光学产品,就算卖家用足保护材料寄出,运送过程可能也有被摔到的可能。本来店家测试时还可以正常使用的,现在买家拿到却发生异常,这种纠纷是很常发生的。
有些资讯产品 (如:Switch 游戏片) 也许不用到面交的地步,但镜头这种贵重器材都需要试机,有什麽疑问可以当面问清楚,在文末也会分享几个必问的问题。
如果遇到不愿意配合面交的卖家,即使在怎麽便宜,也不要省去这个步骤,遇到这种那不用理会了。
总结来说,不管是买相机或是镜头,只要不是全新的,那就不要省掉面交的麻烦。跟着文章一步一步检查镜头,应该能让你找到你心仪的镜头的。
面交时一定要买吗?
这个问题是从我後台的数据告诉我的。结论是,面交不买的多的是。
卖家当然有义务於拍卖平台上写清楚器材的状况,例如:
- 镜头哪时购买?保固到哪时?
- 镜头有无维修?
- 拍卖掉的理由?
- 附属品包含什麽?
基本上这些写得够清楚、够明白,面交时只是再次确认卖家描述是否属实而已,接着就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而少数的卖家描述也不想打太多字,或是平台图片不清晰,导致买家只能多次询问。
如果卖家是那种评价很高的,表现出都已经出来面交就是要成交的样子,那买家有压力也难免啦!如果担心面交不买会怎样,建议还是带些朋友。
为避免有这些情况发生,去有商誉的店家或是去日本买镜头,还是比较好的。
镜头买二手的好吗?
这问题见仁见智。
镜头算是比较不容易坏掉的摄影器材。
买中古的镜头,优点不外乎是:
- 就是想省钱
- 避免风险
价格大概是全新品的 7~8 折左右。若是配上卖家将滤镜、铁人胶膜一起卖给你,那就会更加划算。另外,旧的镜头买错了,不符合实际需求时,转手卖掉也不会那麽痛,损失会少一点。
买别人用过的镜头,缺点就是要多做功课,要清楚目前的镜头有什麽特性,是本来就这样设计,还是故障了。买到故障品的机会比较少,特别是在摄影店家买的,买之前多尝试一下还是较为保险。
面交时要问什麽问题?
从找寻二手资讯到愿意面交都有个概念了,但现在要问什麽问题呢?小编这边就整理几个必问的问题,提供给各位参考参考罗!
1. 是公司货还是水货?
这两种商品原本都是原厂的产品,只是产地以及进口的方式不同而已,因此外观上看不出来到底是公司货还是水货。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攸关到维修时的费用,一定要问清楚。
以维修来说,通常会需要支付检测费和维修费。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交叉测试零件,才能找出问题,产生检测费。检测後,相关的技师就能更换零件,并收取维修费。
一般来说,公司货产品有异常时,不用收取检测费。在保固内的公司货产品可以免费送修,即便是过保固了也就依据报价决定是否要维修就好。但是水货就不一样了,需要维修的产品会需要收取检测费用,这样才可以知道哪个零件坏掉,真要维修的话还要负担维修费用。
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公司货与水货的差异,小编建议看看以下的文章,写得非常仔细。
延伸阅读:
- 一次搞懂公司货与水货的三大差别
2. 有无保证书?
保证书的概念就像是产品的「身份证件」,有它就能够证明产品的来源是合法的。为什麽跟「合法」有关系呢?因为一般保证书只会放在原厂的外盒内,要是真是偷来的镜头也就不会拿到保证书,像是自用後汰除的就一定会有保固书。
镜头这种器材价格不便宜,没有保固书的镜头真的不建议购买,是不是偷来的,会不会有官司缠身都不能够确定。
3. 有无维修记录?
镜头算是不太容易坏掉的东东,最常见的需要送修的情况大概就是镜头内部有污渍了。如果是这类的维修案件,送修後应该可以正常使用。
但要是对方说曾经发生「镜头无法自动对焦」、「按下快门後出现错误讯息」…等等,那就算是大事了,未来还有可能再出现。而且镜头和机身是需要互相搭配的,对方的机身可能没事,在你的相机机身上可能就不是这样了。
这部分就是看视各位的接受程度,并没有标准答案。
结论
二手品本来就会有正常的使用痕迹,因此镜头可能会掉漆,也多少会有磨损,切勿过度严苛看待二手品,这部分端看你的接受程度。
关於文章中提到的测试部分,请大家斟酌一下,真的有心要购买再精密的测试,不然造成店家麻烦也不好。
虽然小编也只有一颗二手镜头,但当时就是为了买这颗二手镜头,花了非常大量的时间研究,应该要注意的细节。因此就累积了一点点的经验,想说写一篇文章分享一下。希望大家都能买到心目中物美价廉的二手镜头罗!
by 工程师布莱克